2023年北京师范大学未来设计学院艺术设计专业招生说明
2023年北京师范大学未来设计学院艺术设计专业招生说明
2023年北京师范大学未来设计学院艺术设计专业招生说明
北京师范大学学科综合实力位居全国高校前列。2002年成为首批拥有自主设置本科专业审批权的6所高校之一,2018年成为首批可开展学位授权自主审核的20所高校之一。
北京师范大学未来设计学院基于北京师范大学“一体两翼”办学格局,积极参与“粤港澳大湾区”国家战略,立足“双一 流”高校优师资阵容,发挥北京师范大学心理学、教育学、文学等强势学科优势,召集多名曾参与创办国内知名高校设计学院的院长组成学术委员会,聘请国际艺术与设计领域的学者、专家担任特聘教授,采取当下流行的PBL实践教学模式,与国内外知名企业机构建立合作,着力打造中国设计界中坚力量的“黄埔军校”。
培养目标
北京师范大学未来设计学院期望学生通过系统的专业学习,提升艺术审美,构建设计思维,拓宽国际视野,了解心理学、经济学、教育学等跨学科知识。目标是培养具有精确专业素养、专业前沿视野、综合分析能力和科学人文理念的复合型创新型人才。
招生人数
北京师范大学未来设计学院2023年招收艺术硕士(全日制)艺术设计专业学生,招生计划共30人,其中含推免生6人左右。
招生方向
北京师范大学未来设计学院积极响应国家未来人才培养政策,主张跨学科培养,注重学生综合能力提升。
考生报考艺术设计专业不限本科专业,学院鼓励跨学科、跨专业背景报考。报考阶段采取按专业招生,研究生一年级期间完成专业方向及导师确定。
服务设计方向(设计与未来生产、生活方式研究)
本方向面向未来生产、生活方式及未来社会形态的综合性设计。培养学生能够运用创新工具将理性的设计思维和感性的艺术认知进行综合并提供切实的解决思路;培养学生能够融合微观与宏观视角,充分激发成为未来服务设计行业领军人才的创新潜能。
数字媒体艺术方向(艺术与科技研究)
本方向基于科技为艺术设计领域带来的全面拓展,对涉及数字媒体艺术、多媒体设计、交互设计、人工智能可视化设计等多个方面的前沿方向进行概念性探索与实践。
通过学习,学生将了解技术领域的发展动态,数字化艺术的语言特点、内容生产方式和基本运行流程,掌握技术革命时代应具有的跨学科创作方法。
学生将能够综合运用跨学科方法,创造在艺术语言、交互体验、媒介材料及内容生产方式等方面体现数字时代特征的艺术作品。
设计教育方向(设计与教育研究)
本方向面向设计专业教学及未来设计教育发展方向研究。本方向面向设计学科的教育规律研究,青少年“设计思维”、中小学“美育教育”以及教育场景(校园、教室、桌椅、教具、服装及其他教育产品或服务)的设计。
本方向研究体现北京师范大学教育学、心理学等学科优势,突出师范类院校特色,开创设计跨学科教育的新方向,探讨设计教育的未来发展方向。
学制及证书授予
录取后于2023年9月入学,学制3年。全日制教学采用学期制形式。学生按规定学习年限内完成学业,符合毕业要求的,颁发艺术硕士专业学位研究生毕业证书;符合学位授予条件的,授予艺术硕士专业学位证书。
学费及奖助学金计划
艺术设计硕士全日制学费分三年缴纳,金额稍后公布。学院积极开展多项合作,设有新生奖学金、学业奖学金、助学金、专项奖学金计划等,覆盖比例约占录取人数的50%,奖励学生赴海外合作院校访学交流。
评论 丨 共0个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