鞍山 [切换城市]

 
全部分类
首页>资讯>天天问答>吊轵道赋附邵平歌意思和讲解

吊轵道赋附邵平歌意思和讲解

颜** 2024-03-12 15:16:57 丨 135人阅读

吊轵道赋附邵平歌是唐代诗人王昌龄创作的一首诗,这首诗通过咏史抒怀,表达了作者对古代贤人的追思和自身退隐修道的感慨。下面逐句解析: 1. **道不虚行兮,史鳅没位**: - 道:此处可指天道、道德或历史规律。 - 虚行:徒然运行,没有实质内容的施行。 - 史鳅:即史鱼,春秋时期卫国的大夫,以正直敢言著称。 - 没位:逝世,离开职位。这里表达的是史鱼离世后,其高尚德行的传承似乎面临消失。 2. **吾宁范伯之徒欤,感夷齐而多愧**: - 宁:宁愿,或者比较自谦的说法,表可能不如之意。 - 范伯:一般认为是指范蠡,春秋末期越国大夫,助勾践灭吴后急流勇退。 - 徒:同类人。 - 感夷齐而多愧:夷齐指伯夷、叔齐,商末两位因不肯臣服周朝而出名的高士。此处作者自比不如范蠡,同时感慨自己虽有向往但自觉无法企及伯夷、叔齐那样的清高节操,因而深感惭愧。 3. **麟凤远去,龙则死之,河水洋洋兮,先师莫归**: - 麟凤:象征祥瑞与美德的人物或时代。 - 龙:在中国文化中常象征圣明君主或杰出人物。 - 此句意思是那些象征盛世或伟人的事物都已远离或消逝,如同麟凤不再现,龙也死去一样。 - 河水洋洋兮,借黄河之水比喻时间的流逝,以及先师(可能指的是孔子或其他先贤)已经无法归来。 4. **往者不可谏,来者吾谁欺**: - 引用了《论语》中的名句“往者不可谏,来者犹可追”,表示过去的错误已无法挽回,未来的行为应自我警醒,不可欺骗自己。 5. **始退身以进道,曷飏言而受非,彼萧相国知予乎布衣**: - 始:开始。 - 退身以进道:决定从世俗事务中退出,专心追求道德学问。 - 曷:何,为何。 - 飏言:高谈阔论,发表言论。 - 受非:遭受批评或指责。 - 萧相国:可能是指汉初丞相萧何,他能识人用人,这里借用为能够理解并赏识平民身份的人才。 - 布衣:平民,常用来形容尚未出仕前的自己。 - 这句诗表达了作者决心退隐修身,并且不再轻易发表言论以免招致非议,同时也希望像萧何那样慧眼识人的明君能够了解他的志向和才能。 总结起来,王昌龄在《吊轵道赋附邵平歌》中通过对历史人物的追忆和对比,抒发了对自己未能完全践行理想人格的遗憾,同时表达了淡出官场、潜心修道的决心,以及期待得到明君赏识的愿望。全诗充满哲理与历史沧桑感,展现了作者复杂而深刻的人生观与价值观。
尹渠    2024-03-12 15:16:57

我要提问

推荐学校

查看更多  >

16
相关课程

2
校区数量

16
相关课程

2
校区数量

16
相关课程

2
校区数量

13
相关课程

4
校区数量

学习规划师
新课规划师

教育行业资深规划师

教育行业资深专家,致力于帮助每一位学员规划最好的学习路径。

向TA提问
相关专题
更新时间:2024-03-12