大庆 [切换城市]

 
全部分类
首页>资讯>天天问答>题许宣平庵壁(见《诗话类编》)意思和讲解

题许宣平庵壁(见《诗话类编》)意思和讲解

余** 2024-03-12 16:01:36 丨 209人阅读

这首诗是唐代诗人李白题写在许宣平庵壁上的作品,名为《题许宣平庵壁》。许宣平是唐朝的一位隐士,李白对他的高蹈出世深感敬仰,故而访寻其居所并题诗表达自己的感慨。逐句解析如下: 1. **我吟传舍咏,来访真人居**: - 李白首先提到自己诵读着(可能是在客栈或驿站中流传的)诗歌,以此为线索,前去寻找和探访许宣平这位真实的隐者居住的地方。“真人”一词在此指代许宣平这样超凡脱俗、追求真实自我与道家理想的人物。 2. **烟岭迷高迹,云林隔太虚**: - 描述了探访过程中的艰难与意境。烟雾缭绕的山岭让人难以追寻许宣平的踪迹,层峦叠嶂如同屏障般将世俗世界与许宣平隐居的仙境般的“太虚”隔离开来。此处“太虚”既指高空深远之处,也暗含道家所说的宇宙本源的虚空状态。 3. **窥庭但萧瑟,倚杖空踌躇**: - 李白实际到达许宣平的住所后,看到庭院里是一片荒凉寂静的景象。他倚着手杖,在庭院边久久徘徊,内心充满思索与期待,却未能见到许宣平本人,只能独自面对这份孤寂与空荡。 4. **应化辽天鹤,归当千岁馀**: - 在无法找到许宣平的情况下,李白设想许宣平已经得道飞升,化身为翱翔于辽阔天空之上的仙鹤。这里的“应化”意味着顺应自然变化,羽化登仙;“千岁馀”则象征着超越尘世寿命,达到了长生久视的境地。 总结:整首诗通过李白探访许宣平未遇的经历,描绘了一幅求索隐逸之道者的艰难历程及对于隐者高远境界的向往和赞美。同时也流露出诗人对道教神仙思想的理解和寄托,以及对现实与理想之间差距的深刻感慨。
邹梅    2024-03-12 16:01:36

我要提问

推荐学校

查看更多  >

16
相关课程

2
校区数量

16
相关课程

2
校区数量

16
相关课程

2
校区数量

13
相关课程

4
校区数量

学习规划师
新课规划师

教育行业资深规划师

教育行业资深专家,致力于帮助每一位学员规划最好的学习路径。

向TA提问
相关专题
更新时间:2024-03-12