西宁 [切换城市]

 
全部分类
首页>资讯>天天问答>登宛陵条风楼寄窦常侍意思和讲解

登宛陵条风楼寄窦常侍意思和讲解

吴** 2024-03-12 16:20:38 丨 133人阅读

这首唐诗《登宛陵条风楼寄窦常侍》是罗隐所作,诗人借登高远眺抒发情感,并向友人窦常侍表达自己的心境。以下是逐句解析: 1. "乱罹时节懒登临":首句中,“乱罹”指的是社会动荡不安的时期,诗人说自己在这种纷乱的时局下,无心也无力去登高览胜。“懒登临”表达了诗人对现实困境的无奈与逃避。 2. "试借条风半日吟":尽管如此,诗人还是试图借助春天的和煦之风(“条风”指春风)来激发自己半天的诗兴。“试借”二字流露出诗人在逆境中仍然寻求精神寄托的坚韧。 3. "只有远山含暖律":此句描绘了远处的山峦似乎蕴含着春的气息,万物复苏,自然界的生机勃勃与人间的混乱形成对比,诗人借此表达对和谐宁静生活的向往。 4. "不知高阁动归心":站在高高的楼阁上,诗人却并未因此而生出思归之情。这里的“不知”透露出诗人内心深处对于归宿感的不确定和迷茫。 5. "溪喧晚棹千声浪,云护寒郊数丈阴":这两句通过描绘傍晚溪水喧闹、船只穿梭其中,以及阴云笼罩在寒冷的郊野之上,进一步渲染了一种苍凉孤寂的氛围,反映出诗人内心的苦闷与压抑。 6. "自笑疏慵似麋鹿,也教台上费黄金":最后两句,诗人以自嘲的口吻表达自我评价,觉得自己像一只疏懒散漫的麋鹿,无所作为,却也占用了珍贵的社会资源(如黄金般宝贵的时间和空间)。这里既有对自己身处高位却未能有所建树的愧疚,也有对社会现实的深刻反思。 总结:全诗通过对登楼远眺景象的描绘,展示了诗人罗隐在乱世之中内心的矛盾挣扎,既流露出对平静生活的向往,又表达了身处高位却无法有所作为的自责与无奈。同时,诗人也通过对自身处境的审视,反映了对当时社会现实的深度关切与批判。
池鹏宇    2024-03-12 16:20:38

我要提问

推荐学校

查看更多  >

16
相关课程

2
校区数量

16
相关课程

2
校区数量

16
相关课程

2
校区数量

13
相关课程

4
校区数量

学习规划师
新课规划师

教育行业资深规划师

教育行业资深专家,致力于帮助每一位学员规划最好的学习路径。

向TA提问
相关专题
更新时间:2024-03-12