岳阳 [切换城市]

 
全部分类
首页>资讯>天天问答>送郭司马赴伊吾郡请示李明府(郭子是赵节度同好)意思和讲解

送郭司马赴伊吾郡请示李明府(郭子是赵节度同好)意思和讲解

刘** 2024-03-12 17:47:48 丨 125人阅读

这首《送郭司马赴伊吾郡请示李明府》是唐代诗人岑参所作,是一首典型的赠别诗,同时也展现了边塞诗的特色。下面是对各句逐句的解析: 1. **安西美少年,脱剑卸弓弦**: - 安西,指唐代设置的安西都护府,治所在今新疆库车附近,是唐代管理西域的重要军政机构。 - “美少年”形象地描绘了郭司马青春勃发、英姿飒爽的形象,他即将离开安西前往伊吾郡。 - 脱剑卸弓弦,象征着郭司马从紧张的军旅生活暂时转换为和平的政务角色,不再需要时刻武装备战。 2. **不倚将军势,皆称司马贤**: - 这句赞扬了郭司马的人格魅力与才干,表明他并非依靠上级将领的权势,而是凭借自身的才德得到了人们的认可和赞誉。 3. **秋山城北面,古治郡东边**: - 描绘了伊吾郡的地理位置,暗示其地处边陲,环境既有壮丽的秋山环绕在城市北面,也有历史悠久的行政区域位于郡的东侧。 4. **江上舟中月,遥思李郭仙**: - 江上泛舟,明月高悬,此处以“舟中月”的意象表达离别的意境,以及对友人的思念之情。 - 李郭仙,通常用来借指唐朝文人墨客李膺和郭泰,这里可能借指郭司马与李明府之间的深厚友谊或对其风雅才情的比拟,表达出岑参对郭司马赴任后二人友情延续的美好期待。 总结:整首诗通过描绘郭司马赴伊吾郡任职前后的场景及心境,既赞美了他的品格与才能,也流露出诗人对友人远行的关切与惜别之情,并寄寓了对他在新的职务上能有出色表现的期许。同时,诗中的地理环境描写和典故运用丰富了诗歌的艺术效果,彰显了唐代边塞诗的特点。
陈绍榕    2024-03-12 17:47:48

我要提问

推荐学校

查看更多  >

16
相关课程

2
校区数量

16
相关课程

2
校区数量

16
相关课程

2
校区数量

13
相关课程

4
校区数量

学习规划师
新课规划师

教育行业资深规划师

教育行业资深专家,致力于帮助每一位学员规划最好的学习路径。

向TA提问
相关专题
更新时间:2024-03-12