全国 [切换城市]

 
全部分类
首页>资讯>天天问答>统汉峰下(一作过降户至统漠烽)意思和讲解

统汉峰下(一作过降户至统漠烽)意思和讲解

王** 2024-03-13 07:33:59 丨 177人阅读

这首诗《统汉峰下(一作过降户至统漠烽)》是唐代诗人李益所作,描绘了一幅边塞战争后的荒凉景象,表达了诗人对历史变迁和战争残酷的感慨。以下是逐句解析及全诗总结: 1. **统汉峰西降户营**: - “统汉峰”可能指代长城沿线的一座山峰,此处用来象征边疆要塞之地。 - “降户”指的是投降归附唐朝的少数民族部落,他们在峰西设立营地,暗示了这一带曾经历过民族融合与征战。 2. **黄河战骨拥长城**: - “黄河”作为中国北方的重要地理标志,与“长城”并提,形成壮阔而苍凉的画面。 - “战骨”是指战死者的遗骸,用以描绘战争的惨烈和无数将士为保卫边疆付出的生命代价。 - 这句诗勾勒出黄河岸边、长城脚下堆积如山的战死者遗骨,形象展示了昔日战斗之激烈和牺牲之巨大。 3. **只今已勒燕然石**: - “燕然石”典故出自东汉窦宪破北匈奴后,于燕然山刻石记功之事,此处借指边疆战争的胜利与功勋被铭刻记载。 - “只今已勒”意味着曾经的辉煌战绩已经成为过去,现在只能在史书或石刻中寻觅。 4. **北地无人空月明**: - “北地”泛指北方边疆地区,这里的“无人”既可能是形容战争过后人烟稀少、荒芜一片的情景,也寓含着英雄人物逝去后的寂寥。 - “空月明”则进一步强化了这种凄清孤寂的氛围,明亮的月光照耀在无人的边疆,更显其荒凉悲壮。 总结:整首诗通过对边塞古战场遗迹的描绘,抒发了诗人对于历史沧桑、战争无情以及胜利背后所付出的沉重代价的深刻感慨。同时,通过对比昔日的辉煌战功与如今的空旷寂静,传达了世事无常和人生短暂的主题。
黄思源    2024-03-13 07:33:59

我要提问

推荐学校

查看更多  >

16
相关课程

2
校区数量

16
相关课程

2
校区数量

16
相关课程

2
校区数量

13
相关课程

4
校区数量

学习规划师
新课规划师

教育行业资深规划师

教育行业资深专家,致力于帮助每一位学员规划最好的学习路径。

向TA提问
相关专题
更新时间:2024-03-13