全国 [切换城市]

 
全部分类
首页>资讯>天天问答>感讽五首意思和讲解

感讽五首意思和讲解

刘** 2024-03-13 08:12:30 丨 189人阅读

这首诗是唐代诗人李贺的《感讽五首》,该组诗深刻反映社会现实,通过描绘民生疾苦、官吏横行和人才不遇等场景,抒发了诗人对时弊的忧虑与感慨。以下是逐句解析: 1. "合浦无明珠,龙洲无木奴。足知造化力,不给使君须。":开篇以两个典故起兴,说明即使是有名产珍珠的合浦和出佳果的龙洲,也无法满足官员(使君)无穷尽的索求,反映出当时官吏贪得无厌的现象。 2. "越妇未织作,吴蚕始蠕蠕。县官骑马来,狞色虬紫须。":写越地妇女还未开始纺织,而县官就已经前来征敛,刻画出县官凶狠贪婪的形象。 3. "怀中一方板,板上数行书。不因使君怒,焉得诣尔庐。":县官手持公文催逼,若非其威势压迫,怎会来到百姓家中强行征收。 4. "越妇拜县官,桑牙今尚小。会待春日晏,丝车方掷掉。":越地妇女无奈之下只好恳求县官宽限,指出蚕桑未成,春天来临时才能有所产出。 5-6. "越妇通言语,小姑具黄粱。县官踏餐去,簿吏复登堂。":越妇虽尽力解释,县官仍强取豪夺后离去,随后衙门中的胥吏又上门骚扰。 7-8. "奇俊无少年,日车何躃躃.我待纡双绶,遗我星星发。":此处诗人感叹世间杰出之士年轻时无法施展才华,自己也期待能有机会效力国家,却已至暮年白发。 9-10. "都门贾生墓,青蝇久断绝。寒食摇扬天,愤景长肃杀。":借贾谊的遭遇表达对人才被埋没的悲哀,以及世道凄凉的景象。 11-13. "皇汉十二帝,唯帝称睿哲。一夕信竖儿,文明永沦歇。":回顾历史,赞叹汉朝有明智之帝,但因其一时听信小人,导致文明衰落。 14-17. "南山何其悲,鬼雨洒空草。长安夜半秋,风前几人老。低迷黄昏径,袅袅青栎道。月午树无影,一山唯白晓。":此段描绘出一幅秋夜凄清的画面,寓言时代沧桑变迁,人生易老。 18-19. "漆炬迎新人,幽圹萤扰扰。":用漆黑的火把照亮新人,暗指死亡之事频繁发生,坟场萤火纷飞,喻示社会黑暗动荡。 20-21. "星尽四方高,万物知天曙。己生须己养,荷担出门去。":黎明即将来临,人们为生活奔波劳碌。 22-23. "君平久不反,康伯循国路。晓思何譊譊,闤闠千人语。":借用君平、康伯两位隐士的例子,表明世人多忙碌于世俗事务。 24-27. "石根秋水明,石畔秋草瘦。侵衣野竹香,蛰蛰垂叶厚。岑中月归来,蟾光挂空秀。桂露对仙娥,星星下云逗。":描绘了一幅秋夜山水景色,自然界的静谧与人间喧嚣形成对比。 28-29. "凄凉栀子落,山璺泣清漏。下有张仲蔚,披书案将朽。":结尾处以栀子花飘落、山岩滴水声喻示时光流逝,提到隐居读书的张仲蔚,形象生动地表达出才子不得志、岁月蹉跎的哀叹。 总结:整首诗词通过对多个场景和人物的描绘,反映了封建社会底层人民生活的艰辛困苦,揭示了官僚腐败、人才不遇的社会现实,同时也表达了诗人对理想政治的向往和对个人命运的无奈。
罗招华    2024-03-13 08:12:30

我要提问

推荐学校

查看更多  >

16
相关课程

2
校区数量

16
相关课程

2
校区数量

16
相关课程

2
校区数量

13
相关课程

4
校区数量

学习规划师
新课规划师

教育行业资深规划师

教育行业资深专家,致力于帮助每一位学员规划最好的学习路径。

向TA提问
相关专题
更新时间:2024-03-13