威海 [切换城市]

 
全部分类
首页>资讯>天天问答>秋夜对月寄僧特意思和讲解

秋夜对月寄僧特意思和讲解

郭** 2024-03-13 08:47:40 丨 139人阅读

这首《秋夜对月寄僧特》是唐代诗人鲍溶所作,全诗如下: ``` 忆见特公赏秋处,凉溪看月清光寒。 今夕深溪又相映,特公何处共团圆。 ``` 逐句解析: 1. **忆见特公赏秋处**: - 这句诗回忆了作者曾经与一位名为“特公”的僧侣一同在某个秋天的特定地点欣赏秋景的情景。“特公”是对那位僧人的尊称。 - “赏秋处”表达了那个特定环境或地点,暗示着那是一个富有诗意、引人沉思的秋季景象。 2. **凉溪看月清光寒**: - 描述了他们在一条清凉的溪水边观赏明亮而清冷的月光。这里的“凉溪”不仅指出了季节特点,也营造出一种宁静而略带凄美的氛围。 - “清光寒”形象地描绘了秋夜月亮的皎洁和冷冽感,既体现了自然景色之美,也寓含了诗人内心的感触。 3. **今夕深溪又相映**: - 今晚,诗人独自面对深深的溪流,月色再次映照其中,形成了与昔日相似的画面。 - “又相映”一方面反映了时间的流逝和场景的重现,另一方面也揭示出诗人对过去时光的怀念以及当前孤影自怜的情感对比。 4. **特公何处共团圆**: - 诗人问及特公如今身在何方,是否也在某处共享这轮明月带来的团圆意境。 - 此句既有对友人特公的深深思念,也有对自己当下境遇的感慨,蕴含着浓厚的怀旧与期待之情。 总结: 鲍溶在这首诗中通过回忆与僧人特公共度秋夜赏月的美好时光,抒发了对友情的深切怀念和对往昔岁月的追思。前两句通过对过往情境的细腻描绘,构建了一幅静谧而略带寂寥的秋夜月色图;后两句则以现今独对深溪映月之景,对比出物是人非、期盼重逢的复杂情感,展现了诗人内心世界的丰富与深邃。
陈轶哲    2024-03-13 08:47:40

我要提问

推荐学校

查看更多  >

16
相关课程

2
校区数量

16
相关课程

2
校区数量

16
相关课程

2
校区数量

13
相关课程

4
校区数量

学习规划师
新课规划师

教育行业资深规划师

教育行业资深专家,致力于帮助每一位学员规划最好的学习路径。

向TA提问
相关专题
更新时间:2024-03-13