全国 [切换城市]

 
全部分类
首页>资讯>天天问答>自讽意思和讲解

自讽意思和讲解

单** 2024-03-13 10:13:06 丨 267人阅读

张蠙的这首《自讽》是一首唐代的五言绝句,诗人通过简练而深沉的语言表达了个人经历与情感上的自嘲与感慨。逐句解析如下: 1. **鹿鸣筵上强称贤**: - “鹿鸣筵”出自《诗经·小雅·鹿鸣》,原本是周王宴请群臣嘉宾时所唱之歌,后世常用来比喻朝廷或官场中的盛会。 - “强称贤”意味着诗人可能在这样的场合被赞誉为贤能之人,但此处用了“强”字,流露出诗人自觉这种赞誉有些勉强或者不实,暗示他在仕途或社会评价中并非心安理得地接受荣誉。 2. **一送离家十四年**: - 诗人从那场宴会之后,离开家乡已有十四年之久,表达出对故乡和亲人的深切思念,同时也揭示了他长期在外漂泊、宦游生涯的艰辛与孤独。 3. **同隐海山烧药伴**: - 这句描绘了一幅与同伴一同隐居于海山之间,炼制丹药的生活画面。这里的“隐”和“烧药”都是文人追求超脱世俗、向往神仙生活的象征,表明诗人内心对隐逸生活有着某种向往或实际体验。 4. **不求丹桂却登仙**: - “丹桂”在中国传统文化中常常寓指科举高中或仕途腾达,诗人说“不求丹桂”,即不再追求仕途功名; - “却登仙”则进一步深化了隐逸思想,表示自己宁愿寻求精神上的解脱和超越,犹如修道成仙,而非世俗意义上的成功。 总结:整首诗以自嘲和自我剖析的方式,展现了诗人对于官场荣耀的淡然态度以及对远离尘嚣、追求心灵自由的向往。十四年的离家生涯使诗人反思并否定了对传统功名利禄的追求,转而寄情山水、潜心修炼,表现出一种超脱世俗的价值取向。
陈轶哲    2024-03-13 10:13:06

我要提问

推荐学校

查看更多  >

16
相关课程

2
校区数量

16
相关课程

2
校区数量

16
相关课程

2
校区数量

13
相关课程

4
校区数量

学习规划师
新课规划师

教育行业资深规划师

教育行业资深专家,致力于帮助每一位学员规划最好的学习路径。

向TA提问
相关专题
更新时间:2024-03-13