全国 [切换城市]

 
全部分类
首页>资讯>天天问答>纳省卷赠为首刘象(第三举)意思和讲解

纳省卷赠为首刘象(第三举)意思和讲解

游** 2024-03-13 10:23:08 丨 141人阅读

这首诗《纳省卷赠为首刘象(第三举)》是唐代诗人沈彬所作,该诗描绘了主人公刘象的人生经历和际遇。逐句解析如下: 1. **曾应大中天子举**:这里的“大中”指唐宣宗李忱年号“大中”,“天子举”则是指科举考试。此句说明刘象曾在唐宣宗时期参加过科举考试。 2. **四朝风月鬓萧疏**:刘象经历了四个朝代的变迁,岁月如风月般流逝,而他的两鬓也因此变得稀疏,暗示其历经沧桑、年华老去。 3. **不随世祖重携剑**:此处“世祖”可能是指某个皇帝,但唐代并未有普遍公认的“世祖”称号,可能是泛指前代开创之君或借用他朝称谓以表达刘象未选择从军征战之路。 4. **却为文皇再读书**:“文皇”一般用来尊称唐太宗李世民,这里可能是借指对文学修养极高、重视文化的皇帝,刘象没有跟随武力道路,而是选择继续研读学问,准备再次参加科考。 5. **十载战尘销旧业**:十年间的战火纷飞,使得刘象原有的家业荡然无存,反映出时局动荡对个人命运的影响。 6. **满城春雨坏贫居**:春天的雨水打湿了整个城市,也侵蚀了他的破败住所,进一步描绘出生活的困顿与艰难。 7. **一枝何事于君借**:这句可能运用了典故,比如“折桂”的寓意,意指为何向您(刘象)借用一次机会或者希望得到您的帮助来获得成功,这里的“一枝”可以理解为科举及第的机会。 8. **仙桂年年幸有馀**:仙桂通常比喻科举及第,如同月中桂树,每年都有剩余的桂枝可供折取,表达了作者对刘象未来仍有科考成功的期待和祝愿,尽管生活困苦,但他仍有可能在科举上取得突破。 总结来说,全诗通过描述刘象坎坷的生活境遇与坚韧不拔的求学精神,以及对未来的乐观寄语,展现了唐代士人面对时代变迁和个人命运波折时的执着追求和人文情怀。
黄瑞平    2024-03-13 10:23:08

我要提问

推荐学校

查看更多  >

16
相关课程

2
校区数量

16
相关课程

2
校区数量

16
相关课程

2
校区数量

13
相关课程

4
校区数量

学习规划师
新课规划师

教育行业资深规划师

教育行业资深专家,致力于帮助每一位学员规划最好的学习路径。

向TA提问
相关专题
更新时间:2024-03-13